雄安新区设立7年多来,围绕疏解人员关心、创新人才关注的基础教育,不断提升支撑能力。随着各类人才和创新要素向这里聚集,一些教育新思想、新观念的“幼苗”也在破土而出。(新华社记者王文华、张涛、冯维健)
在“新玩法”中感受别样山海,来一场研学游深度触摸文化脉动,跟着音乐奔赴一座城市……进入暑期,河北“上线”众多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引燃夏日文旅新热潮,推动市场消费显著增长。(新华社记者巩志宏、郭雅茹、秦婧)
雄安积极推动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向新区疏解,央企在新区已累计设立各类机构200余家。北京新一批高校、多家三甲医院疏解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新华社记者齐雷杰、苏凯洋、牟宇)
近日,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让“China Travel”持续火热。河北石家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的目光。美国姑娘艾米莉成为“中国媳妇”已有十个年头,144小时深度“打卡”,沉浸式体验这座包容开放的“活力之城”。(新华社记者杜一方)
走进位于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千松坝林场,成片的绿色依山就势绵延铺展,高低错落的树木随风摇曳。置身其中,呼吸新鲜空气,听松涛阵阵,赏坝上云海,令人心旷神怡。(新华社记者冯维健)
记者在京冀两地走市场、探企业、访部门,发现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通过在种植端把控质量、设立标准规范加工、打通物流环节堵点、促进两地直采直供等方式,助力“河北净菜”成为“北京好菜”。(新华社记者苏凯洋)
近年来,受东南沿海地区用工用地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不少电子信息企业将加工制造环节向外地转移。包括邢台在内不少城市抢抓这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备了一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新华社记者刘桃熊、岳文婷)
2023年春天,保定开始探索打造“保定小院”,通过建设集旅居、养老、农耕等功能为一体的院落型乡村居住场所,有效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新华社记者杜一方)
雄安新区聚焦企业跨省迁移时面临的两地跑、多头跑、成本高等难题,打造1个业务专网,推出N项配套举措,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实现企业跨省迁移“无感畅办”。(新华社记者刘桃熊)
水清苇绿,荷开十里,碧波泛艇,似到苏堤……白洋淀燕南堤木栈道上,游人来来往往,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眼前美景。(新华社记者齐雷杰、苏凯洋)
连日来,记者穿梭在雄安新区启动区国贸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体验了如何对工程质量进行细致把控,见证了关于工程降本增效的激烈研讨,真切感受到雄安建设者们的酸甜苦辣。(新华社记者曲澜娟、邹尚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