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在救援一线撑起一片“蓝天”-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瞭望 | 在救援一线撑起一片“蓝天”

2024-07-25 10:00:29来源:瞭望

分享至手机

  “我们面对的是生命,不能仅凭一腔热情。”晁金军说,只有具备专业技术、实战经验,才能做到科学施救、保己救人、安全救援

  “我们碰到一些当地人用不熟练的中文说‘谢谢’。还有人给救援队留下字条,大意是:‘谢谢你们帮助我的祖国’。”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郭雅茹

  完成百余次救援任务,累计救援120余人——晁金军加入秦皇岛蓝天救援队十年来的一次次救援,凝结成这样一串数字。

  今年52岁的晁金军,工作之余是秦皇岛蓝天救援队的一名队员。山体救援、车辆打捞救援、人员溺水打捞、人员搜救……碰到救援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今年4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晁金军获评见义勇为“中国好人”。

  “爸爸去救援的时候,每一次都要把人救出来才能安心。”女儿轩轩说,父亲是自己心中的英雄,因为他“尽自己所能帮助了他人”。

  “参加救援会‘上瘾’。每次救助别人后,我都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晁金军说,这种成就感和充实感让他心甘情愿坚持下去。

  晁金军(右二)在参加救援演练(2024年2月27日摄) 受访者供图

  “不能仅凭一腔热情”

  晁金军加入救援队,并非一时冲动。他为此经过深思熟虑,进行了大量学习。

  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晁金军经常参加徒步、登山活动,目睹过“驴友”意外受伤,也听说过有人遇难的消息。“我深知生命脆弱,救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说。

  2014年,晁金军申请加入秦皇岛蓝天救援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搜救技术、绳索技术、应急救护等科目训练,提高救援能力。

  那年8月,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秦皇岛蓝天救援队迅速组织人员前往救援。晁金军瞒着家人报了名,启程后妻子赵娜才得知他去了灾区。

  “第一次去外省参加救援,我怕家人担心,更怕家人因此阻拦。”晁金军说,既然加入了救援队,救援就是使命、是召唤,哪里需要就得去哪里。

  救援中,晁金军经历过地震和泥石流滑坡造成道路中断,遇到过倒塌房屋和被落石砸毁的车辆,还曾冒着余震搜救转移被困群众、救治受伤孕妇、运送遇难者遗体……在鲁甸重灾区,他和队友连续奋战,完成了为期七天的搜救任务。

  救援的艰辛没有消磨晁金军的意志,反而坚定了他的信念。

  从云南返回后,晁金军和队友自费购买救援器材,持续加强系统性训练。晁金军先后取得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电台操作证书、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证书、应急救援员证、潜水员证、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中级证书、IRS双绳技术二级证书、游艇驾驶证、小帆船教练证等,为提升救援效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护送迷路的外地“驴友”下山、潜水对落水车辆展开救援……在一次次救援行动中,晁金军逐渐成为救援队中经验丰富、体能技术突出的骨干。

  “我们面对的是生命,不能仅凭一腔热情。”晁金军说,只有具备专业技术、实战经验,才能做到科学施救、保己救人、安全救援。

  “谢谢你们帮助我的祖国”

  2016年,晁金军通过了联合国国际救援队分级测评,获得国际救援资格。“在重大国际救援任务面前,我代表蓝天救援队,更代表中国。”晁金军说。

  2018年,老挝东南部地区的阿速坡省发生溃堤洪灾,中国蓝天救援队在全国招募志愿者,晁金军立刻报名,自费前往。

  当洪水退去,灾区满目疮痍、遍地泥沙。“搜救时,我们只能手脚并用爬行前进,一天十多个小时泡在淤泥中,脚上长出了多处水泡溃疡。”回忆起第一次出国救援,晁金军印象深刻,队员们需要克服暴雨、交通不便、网络信号不畅、蚊虫蚂蟥叮咬等困难,搜救生命、转移灾民、发放物资、防疫消杀,救援异常艰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身为中国人,这是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晁金军说,自己也因此收获了宝贵的救援经验,以及满满的信任和感动。

  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发生强烈地震,各国派出救援队前往救援。作为河北蓝天救援队赴土耳其的五名队员之一,晁金军与中国救援队第二批赴土耳其的队员一起参加。

  每天睡四五个小时,饿了就干咬方便面或拿小面包充饥……在震中城市受灾最严重的区域,身为组长的晁金军带领队员克服余震及寒冷天气等恶劣条件和诸多困难,在废墟中全力展开搜救。

  “当遇难者遗体陆续被挖出,废墟中弥漫着哀伤的氛围。但我们不能受此影响,因为救援还在继续,不能放弃生命的希望。”地震180个小时后,在一处废墟下七八米的深处,救援队发现了一名年约30岁的女性幸存者。晁金军说,当时很多队员眼里泛起了泪光。

  “一些当地人用不熟练的中文说‘谢谢’。还有人给救援队留下字条,大意是:‘谢谢你们帮助我的祖国’。”晁金军说,那是民众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中国救援力量的感谢。

  “救出更多困境中的人”

  直到晁金军从土耳其平安归来,妻子赵娜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应急救援危险性大,我整晚睡不着觉。而且救援经常得自费投入,起初我不太理解。”赵娜说,在丈夫一次次挽救生命的行为里,她逐渐明白了专业救援人员的价值,读懂了晁金军对救援工作的执着。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晁金军既愧疚又感激。“这让我更想救出更多困境中的人。”晁金军说,每次救援回来,自己都会复盘经过、总结经验,并分享给队友。

  由于长期处于待命状态,晁金军的工作“不能固定”:他夏季在帆船俱乐部工作,冬季做滑雪教练,一有空就去执行任务、参加训练,与队友到学校、社区、派出所、企业等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

  在晁金军看来,再好的救援,都不如做好事前预防。在中小学,他给孩子们讲解防溺水、火场逃生、山地救援、灾害躲避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边防派出所,他结合实战经验为民警讲解心肺复苏、伤员搬运、户外搜救等救援技术;在社区,他借助人体模型为居民演示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等紧急救护技术……

  十年来,晁金军秉承着蓝天救援队“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理念,在救援一线撑起一片“蓝天”。

[作者: 郭雅茹  责任编辑: 魏会博 ]
    加载更多